10月31日—11月3日,由吕梁学院承办的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华北赛区选拔赛&低空无人机设计仿真与竞技专项赛暨2025全国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吕梁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集“一会、两赛、四活动”于一体,吸引了135支参赛队伍、400名大学生、百余名专家现场参与,为区域内三维数字化、低空经济领域人才搭建了交流学习、展示创新成果的优质平台。


11月2日上午,在吕梁学院弘智楼千人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校党委书记薛晋文出席出席并致辞,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贵增出席并讲话,山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承锋出席,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刘晓青出席并致辞,党委副书记、校长铁军主持开幕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参赛团队、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吕梁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科技与创新的盛会。


薛晋文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评委及135支参赛团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盛会是技术比拼的赛场,也是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青春舞台,更是产教融合的平台。他希望,各位专家倾囊相授,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把脉定向;各兄弟高校、企业伙伴与学校携手并肩,共探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全体参赛选手在竞技中突破自我,在交流中收获成长,让青春与创意在吕梁天空划出最绚丽的航迹。

李贵增指出,本次赛事紧扣国家战略部署,聚焦无人机设计、仿真、竞技等前沿方向,为低空经济培育“未来种子”。他强调,山西正全力推动数字转型,本次赛研结合的安排将为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希望选手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专家学者们多提宝贵建议。

刘晓青分享了赛事理念。她表示,大赛历经十八年积淀,已成为推动“AI+3D”技术融合应用的核心载体,本次低空无人机专项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将为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大赛总裁判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齐海涛教授带领全体裁判员宣誓,承诺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履职尽责;清华大学参赛队员代表全体选手宣誓,将遵守比赛规则,全力以赴展现青春风采。
开幕式后,举行2025全国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吕梁研讨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庆新以《电动航空的机遇与挑战—迈向绿色天空新征程》为题作主旨报告,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政策支持等维度,剖析了电动航空在低空经济中的发展潜力与面临的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王佑君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万方义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吴华春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低空经济技术研发、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路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话题分享观点,为区域相关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思路。
除核心的“一会两赛”外,四项延伸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涵,让创新精神与吕梁特色深度融合。在活动举办期间,百余支参赛队伍、与会嘉宾、评委走进吕梁精神教育展馆,通过参观实物展品、聆听讲解,深入了解吕梁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百家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企业齐聚吕梁,持续向师生开放工训设备、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低空经济相关技术方案等展品,让师生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成果,搭建起校园与企业对接的桥梁;吕梁学院航模队在活动期间开展交流表演,为参赛师生与校内学子展示航模飞行技巧,分享航模制作与操控经验,进一步浓厚了校园创新实践氛围;专家代表走进吕梁市中小学,开展无人机知识普及、低空经济前景宣讲及互动体验活动,将前沿科技知识带给中小学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吕梁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云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赛事不仅展现了华北地区高校在三维数字化及低空经济领域的教学成果与创新实力,更为区域内高校间的学术交流、资源共享搭建了重要桥梁。未来将继续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搭建各类实践创新平台,加强与校内外高校、政企单位的合作交流,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刘亚斐供稿)